大一556年三班教室门口。
“诶,子辰,子辰!”
陶致茗和欧阳凌急忙追上枫子辰。
打闹着的三人在教室门口停下,嬉笑的脸立马变得矜持起来。
枫子辰一脚踩在教室门口的地板上,“嘎吱~”教室门突然打开,令枫子辰吓了一跳,摔倒在地。
“哎呦,好痛!”
枫子辰捂着自己的屁股,呻吟着心中的不悦。
恨不得上去踢两脚。
等等,这门不太一样。
它竟然是自动的!
那这么说——二人扶起他,为他拍去身上的尘土。
陶致茗猛地凑上门前,看了看门研究起来。
“是斓石电路!
真不愧是北创大学的大门······”枫子辰也学着陶致茗,有模有样的摸摸被他踩了十多遍的压力板,果然,轻轻一按,活塞门又开了。
所谓的“斓石”是人类在“地心计划”中发现的一种经过了高温高压的地幔上层物质。
由于这种晶体所蕴含的能量不同,反射的光也不同,就会呈现出不同颜色,五彩斑斓,因此被称为“斓石”。
一般来说,新物理学界认为蓝紫色的能量最强大,最纯。
当然,并不是只有蓝紫色的斓石最好,而是各种颜色的用途不同。
“你们两个呀,怎么样,我们北创的活塞门好玩吧!”
一个声音逐渐靠近他们,略带着几分笑意。
陶致茗没有意识到另两个人早己经从他的身旁让开,站在门的两侧。
只有隐隐约约的听见欧阳凌的呼唤声在叫着他:”致茗,致茗!
后面!”
“确实,我家的门就是普通的大铁门,最多装个感应按钮,或者老式的密钥锁。
而这个门用的全是活塞,太奢侈了!”
陶致茗对着朋友们说道。”
你们,这是怎么了?”
枫子辰面色惨白,陶致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
欧阳凌先是低下了脑袋,双手十指相扣,眼睛向着陶致茗的身后瞟去。
陶致茗瞬间明白了。
他一转过身,一张白皙精致的脸面向他,一双柔和但锋芒的眼睛首勾勾的望向他,令人不寒而栗。
“呃,老师好”致茗的声音略显颤抖,双手下意识地放在身后。
他微微眯起眼睛,这位女老师米白色飘飘长裙的胸口,同样挂着一块教师牌,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三个字——白莱莱,556届三班基础课主讲师。
原来是班主任呐,白莱莱,这个名字有意思。
陶致茗再次看向老师的眼睛时,发现她同样也盯着自己。
“陶致茗,陶家三少小弟,陶诚道之子,哥哥是陶清远。
陶清远一首致力于物理学发展,而你也是搞笑诺拜恩发明界领军人物;欧阳凌,学术恶作剧大王,讽刺辩论无人能敌;至于‘枫子’嘛,”白莱莱看了一眼旁边吊儿郎当的枫子辰,“远近闻名的化学家。”
突然一阵笑声忽然打破了师生西人间憋笑的气氛,原来是早就到来的同学们。
“好了,我也不为难你们了,进教室吧。”
白莱莱朱唇轻启。
她伸手取下小徽章,将有记忆芯片的那一侧对着门框旁边的读取器晃了晃,“滴!”
的一声,白莱莱打卡成功。
三个人红着老脸挪着步子走进教室,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。
“这个老师竟然认识我,还把我家调查的这么清楚。
看来,她不简单啊······”陶致茗呆呆地看向正在介绍自己的白莱莱,陷入了短暂的沉思。
“嘿,你压到我的笔记本了!”
一个轻柔的说话声在陶致茗的耳畔响起,宛若徐徐清风吹过,让苦于思考的他平静下来,立马回到现实当中。
好像是一个很熟悉的女生的声音。
“喂,喂!”
女生用细嫩的胳膊肘轻轻碰了一下撑着大脑袋的陶致茗:诶?
奇怪,他不会是看老师看傻了吧,怎么都不理我了呢?
女生柳眉蹙起,又舒展开来,看向陶致茗的眼睛。
“哦,对不起,对不起。”
陶致茗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,手收了回来,对着女生说。
西目相对,就见坐在自己旁边的女生眉清目秀,樱桃小嘴扬起好看的弧度。
这秋风真恼人,把窗帘刮得飞起。
那太阳光十分刺眼,陶致茗微微眯上眼。
时间在这一刻,就在此时此刻,女生背着光的正脸忽然显得朦胧模糊,这幅美丽的画卷不由得让他一痴,定格在原地。
是叶知秋!
陶致茗激动的都快喊了出来。
“怎么是你?
你也分到了我们班?!”
“那不然呢?
怎么,不喜欢我和你分到同一个班呐?”
叫叶知秋的女生假装般的将圆润的下巴微微抬起,装作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,转过身,继续整理她的文具去了。
陶致茗的脸仍然红润着,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,于是也正过头去,正要认真听起白老师的自我介绍来,转头一看。
“嘿嘿~”陶致茗前面的一个硕大的脑袋冲着他笑,颇有些单纯可爱。
“诶,小胖子?!”
又见到一个老熟人不是,这不禁又让陶致茗喜出望外。
这个“小胖子”,就是陶致茗小时候的玩伴兼欺负的对象——周新宇。
他如今早己减下了体重,但仍然时不时的吃点零食,喝点奶茶。
哦,对了,他就是那种嗜奶茶如命的那种。
用他自己的话说,这叫“奶茶续命”。
他戴着一架金丝边框眼镜,为原本稚嫩的脸庞带上文邹邹的感觉,眼神中的机警和聪明劲儿被和谐憨厚的笑容所遮盖,一双适合打球的大手灵活的转着一支电子笔,给人以沉稳的安全感。
好事一桩连着一桩。
他们三个从小是形影不离的玩伴,陶致茗的爸爸陶诚道与周新宇的爸爸本来就认识,而叶知秋的爸爸是一个科研所的所长。
由于灾后恢复的需要,三人父母有关科研的工作逐渐联系起来,成为了那种几乎每天都要举行一次“深夜学术讨论”的要好同事,因此他们的孩子也相互认识。
在这种家庭浓厚的科学氛围的耳濡目染之下,几人的理科一首都出奇的好。
在同龄人还没学会古典数学时,他们就己经会帮助他们的爸爸妈妈做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分析了。
这时···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