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朕已经威震四方了,李世民咋又活了结局+番外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哈李路亚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所有的委屈,估计也只有母后才能明白,想到此处,他有些莫名沉重地叹了一口气,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心酸。“我那舅舅虽然是亲舅舅,可却不一定是为了我考虑啊。要知道,我那舅舅现在可不仅仅是司空,他还是长孙家的家主,长孙家,也是新晋世家。”李承乾缓缓说道,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。“李泰那里估计还要闹一闹。我那舅舅不会扶李泰上位的,李泰上位他得不到什么好处。”李承乾闭着眼睛,脑海中不断分析着各种可能的情况,试图理清这混乱局面中的头绪。张显怀在一旁听的满头雾水,他挠了挠头,满脸困惑地问道:“殿下,可您是太子啊!难道陛下殡天了,还有太子殿下您不能当皇帝的道理?”“当然没有,这个皇位,孤是坐定的,不过就是要和那些世家大臣掰扯掰扯利益罢了。”李承乾睁开...
《朕已经威震四方了,李世民咋又活了结局+番外小说》精彩片段
所有的委屈,估计也只有母后才能明白,想到此处,他有些莫名沉重地叹了一口气,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心酸。
“我那舅舅虽然是亲舅舅,可却不一定是为了我考虑啊。
要知道,我那舅舅现在可不仅仅是司空,他还是长孙家的家主,长孙家,也是新晋世家。”
李承乾缓缓说道,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。
“李泰那里估计还要闹一闹。我那舅舅不会扶李泰上位的,李泰上位他得不到什么好处。”
李承乾闭着眼睛,脑海中不断分析着各种可能的情况,试图理清这混乱局面中的头绪。
张显怀在一旁听的满头雾水,他挠了挠头,满脸困惑地问道:“殿下,可您是太子啊!难道陛下殡天了,还有太子殿下您不能当皇帝的道理?”
“当然没有,这个皇位,孤是坐定的,不过就是要和那些世家大臣掰扯掰扯利益罢了。”
李承乾睁开眼睛,眼中闪过一丝决然。
“先不急着回长安,让他们再闹一闹,你去把齐先生叫来,就说我有要事要和他商议。”
李江宁看了张显怀一眼,那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张显怀虽然满脸不解,恭敬地对着李承乾行了礼,然后转身快步退下叫齐先生去了。
李承乾静静地看着面前这些被盖着玻璃的大棚作物,想到了明年这些东西的产量可能还要翻。
没错,这些大棚里种着的,正是所谓的穿越者神器——土豆、红薯,以及玉米。
从他小时候刚有些权力开始,他便热衷于用自己手中的钱财打造船队,出海专门寻找这些高产作物。
有时候钱不够,他还会厚着脸皮向长孙皇后借。幸运的是,这些作物并不难找,难得点在于,这个时间段,这些作物并没有后世那么高产。
但对于现在的大唐作物来说,它们依旧是令人震惊的存在。
就单说土豆这个作物,所有穿越者都说,简单,好种植,产量高。
但实际上,当李承乾正儿八经把土豆种下去的时候,才觉得自己应该是被这些穿越者前辈给骗了。
难度最大的是土地肥力,这个时间段的良田,才能堪堪满足土豆所需要的肥力。而且,灌溉条件、种植技术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限制。
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把控,稍有差池,产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。
但好在他是太子,而且是没有造反,也没有搞出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太子。
除了喜欢一些奇技淫巧外,没有任何的缺点。
早早的就让李世民把他安置到了咸阳。
在咸阳他组建了一个农业部,专门负责研究这些作物要如何提高产量,要如何因地制宜。
他从各地召集了精通农事的老农和有学识的学者,共同投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。
在这些年农业部的研究下,这些高产作物的产量开始突飞猛进。
土豆也从刚开始的亩产五百斤,到达了现在的一千五百斤,足足翻了三倍。
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李承乾自己知道,每一次的失败,每一次的尝试,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。
玉米的产量在现在这三种作物中是最低的,不过比起现在的农作物来说,表现也是十分不错。
看着这些新培育出来、欣欣向上的幼苗,李承乾不由得眯起眼睛。
是他李承乾派人一个村一个村慢慢征集过来的。
他对待这些士兵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,他们不仅吃的最好,用的也是最好的。
每一个士兵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,能够算得上是精兵。
这是一支不受任何钳制,只听命于李承乾一个人的部队。
只需要在经过一次战火的洗礼,这精兵就算他练成了!
为的就是日后要对世家开刀,不用在朝堂上掰扯那么多,朝廷不出兵,他李承乾还有自己的私兵。
估计打死李世民也想不到,自己那看上去整日游手好闲,不务正业的太子殿下,不声不响的在咸阳就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力量。
这可是卧榻之侧,无论在哪一朝,哪个太子被发现了,这都是大忌。
而且这么多人的供养也是一个天文数字,没人能做的天衣无缝,不露一点马脚。
可惜李承乾七岁那年就组建了锦衣卫,等他和李世民申请到咸阳研究那些奇技淫巧的时候,整个咸阳城,从上到下,都已经是太子殿下的形状了。
不是太子形状的,现在坟头草都已经两米高了!他的势力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,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遍布了整个咸阳,而这一切,都将成为他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的有力武器。
李世民突然驾崩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瞬间激起千层浪,打得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。
这位如定海神针般的帝王一倒,平日里被他的威严压制得服服帖帖的那些野心,就像黑暗中被释放的恶魔,不由自主地疯狂滋生了起来,如同野草般在朝堂内外肆意蔓延。
魏王李泰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,就心急如焚地将自己的亲信全部召到了府里。
他的府邸中弥漫着一种紧张又兴奋的气氛,仿佛一场决定命运的风暴即将在这里酝酿。
李泰坐在上位,目光扫过堂下坐着的亲信。他眉头微微皱起,心中暗自思忖,朝中之人寥寥无几,真正能在朝堂上有话语权的更是屈指可数。
除了韦挺、杜楚客还算是有点份量之外,柴令武和房遗爱这两人,除了家世显赫,能为自己增添几分声势外,就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才能了。
幸好……李泰的目光落在了坐在前方的三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身上,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。
这三人身上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,那是世家大族特有的气场,就连面对魏王李泰,这些人也不曾落后半分。
李泰心中不快,却也没有表现出来。
“各位,我想都已经收到消息了吧?整个皇宫都戒严了,千牛卫把外面围得水泄不通,我那舅舅已经接掌了宫里,父皇大概率已经驾崩了。”
“今天叫你们过来,想必是什么原因,各位都已经知道了吧?”
李泰打破了沉默,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厅堂里回荡,带着一丝急切和期待。
“殿下,你有几成把握?”为首的中年人眯着眼睛,眼神深邃如潭,他紧紧地盯着坐在上位的李泰,似乎想要看穿他的内心。
李泰无奈地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一丝苦笑:“我没有把握。”
整个朝堂的重臣都倾向我的大哥,哪怕我已经得到了父皇的宠爱,入住武德殿。可那些重臣竟然没有一个站在我这边,反而要去站在一个整天研究奇技淫巧的太子那边,那样的人,即便当上了皇帝,不也是昏君?”
李承乾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,眼中闪过一丝无奈。
“可能是因为我穿越过来的蝴蝶效应,你这一世竟然死的那么早。比历史上早死了八年,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,只是单纯因为宠爱青雀而已,并没有其他的什么想法。”
他的声音低沉,像是在和父亲倾诉着心中的秘密。
“青雀本性不坏,只是容易受人蛊惑,父皇,你不知道,上一世李承乾造反,你也没杀他,只是将他贬为了庶民,所以我这个当大哥的也不杀青雀。”
“长孙无忌是你最好的朋友,我也愿意让他安享晚年。”
“真的很难想象,我的父亲是李世民。”
李承乾的眼中泛起泪花,回忆如潮水般涌来,那些小时候父皇和母后对他的点点滴滴,如同璀璨的星辰,在他的脑海中闪烁。
“你身后之事儿子会处理好,但一切从简,没有铺张浪费,国家现在需要发展,希望你能理解。”
“谥号儿子也给你准备好了。”
“和之前一样。”
“文。”
“庙号唐太宗。”
“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。”
“儿子倒是觉得,文皇帝不如武皇帝来的霸气,但谁让文比武更加好呢?儿子能做的也只有这些。”
李承乾的话语有些哽咽,他强忍着泪水,试图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。
说完,李承乾缓缓起身,转身离去。
他的脚步沉重,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上。
走到大明宫门口时,李承乾的脚步停了下来。他微微抬头,望向天空,眼神中满是坚定。
“朕必远胜于历代帝王!”
说完,他挺直了腰杆,带着满心的抱负,直直地离开了大明宫。
两仪殿内,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,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。
李承乾静静地坐在书桌前,手中的毛笔如同灵动的精灵,在一张张宣纸上来回飞舞。
那毛笔与宣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,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。
一张张宣纸上,写满了他关于大唐接下来该如何治理的想法。
摊丁入亩,这一改革之法犹如一把利刃,旨在打破传统的赋役制度。
让赋税更加公平合理,不再让贫民承受过重的负担。
士绅一体纳粮,宛如一颗重磅炸弹,冲击着长期以来士绅阶层的特权,让纳税不再是普通百姓的专利。
火耗归公,则像是一条缰绳,勒住了官员贪污腐败的咽喉,规范了税收的流程。
这三条改革之法,被后世称为穿越者必用之法,仿佛是打开盛世之门的三把神奇钥匙。
李承乾深知,只要实行了这三条变法,国家一定会走向强盛,届时,国库才能够真正达到充盈。
其实,这三条变法,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而言,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。
从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中,就已经可以初见端倪。
然而,历史的长河中,如此之多的帝王,却只有一个雍正皇帝敢站在百姓的角度,与天下士绅官员公然对抗。
他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,彻底地推行了这三条变法。
可叹的是,他的这一伟大壮举,在他死后却遭到了文人的口诛笔伐。
那些文人拿着笔杆子,如同拿着锋利的刀剑,无情地戳着他的脊梁骨。
而他的儿子乾隆上位后不过短短一年,就将父亲一生的心血付之一炬,用废除这三条法令来换取天下文人士绅和官员的拥戴,这无疑是历史的一大悲哀。
说到这里,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恨,眼中闪烁着对皇位的渴望之火。
他又看了一眼那三个衣着华贵的男子,提高了声音:“虽然我没有把握,但此机会千载难逢,我只能说,与其让我的大哥上位,你们不如扶我上位,我上位之后,对你们的好处绝对比我大哥大得多,一个人助我,便能增加我两成把握!”
他的话语如同诱人的鱼饵,抛向了眼前的三人,等待着他们的回应。
为首三人互相看了一眼,他们的眼神交汇之间,似乎有无数信息在传递。片刻之后,他们眼神微定,像是达成了某种共识。
既如此,我清河崔氏愿助殿下一臂之力!”其中一人高声说道,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和决断。
“范阳卢氏愿助殿下一臂之力!”另一人紧接着说道,他的眼神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。
“太原王氏愿助殿下一臂之力!”最后一人也坚定地表明了态度,三人的声音在厅堂内回响,让李泰的脸上乐开了花。
有三大世家相助,即使没有那些朝中重臣的支持,自己的筹码也足够了!李泰心中暗自得意,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天。
长安英国公府。
“老孙,你那龟息丸效果只能到今夜子时,我们今夜子时就要一起进宫接应陛下,把这假人换上去。”
李勣一脸严肃地看着孙思邈说道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担忧。
“你们说陛下干嘛搞这么多幺蛾子啊?帝王假死,历朝历代未有之啊!”
尉迟敬德满脸不解,他大大咧咧地说着,还饶有兴趣地看着床上那一具和李世民有着七分像的假人。
这假人制作得极为精巧,是药王孙思邈靠着精湛的医术,用猪皮和牛皮精心制作出来的。
它静静地躺在床上,乍一看,与李世民本人竟能达到七分相似,如果再经过一番休整,运气好的话能达到九分,足以在昏暗的环境中以假乱真。
房玄龄看了尉迟敬德一眼,悠悠地说道:“敬德,你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想法,看不清如今朝堂的局势。”
他微微叹了口气,眼中闪过一丝忧虑。
“太子殿下整日沉迷于奇技淫巧,无法自拔,对朝堂之事漠不关心,魏王殿下对那个位置可都是虎视眈眈。”
“陛下又宠爱魏王,准他入主武德殿。几乎是有求必应,哪怕是我们上奏,效果也是甚微,如此信号,朝堂众人也都不知该如何是好。”
房玄龄继续说着,他的眉头紧锁,仿佛眼前有一团解不开的迷雾。
“陛下是生怕再现玄武门之事,这才假死后退了一步,我总觉得,朝堂上的一切,像是有一只无形大手在默默操纵着。”
说到这,房玄龄闭上了眼睛,没有再过多地说下去。
在场的众人心中都清楚,能够将朝堂以及陛下都算计在局中的,也只有那几个千年世家了!
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,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巨蟒,随时准备吞噬猎物。
尉迟敬德脸色一寒,猛地一拍桌子,大声说道:“放心,秦王执弓,尉迟敬德执矛,这天下还有何人可挡?当年玄武门之变,我们都不曾畏惧,如今又何惧这些阴谋诡计!”
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豪迈与无畏,那是经历过无数战争洗礼后的坚定。
长孙府。
他们一个个义正言辞,仿佛早已将忠诚献给了晋王,可那眼神深处却藏着算计和利益的光芒。
李世民听着这些官员的话,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承乾虽然有着太子之位,但其实在朝中一点根基都没有。
自己把宠爱都给了青雀,平时对青雀的关注和赏赐远多于承乾。
青雀看似风光无限,前拥后簇,但实际上支持他的都是世家官员。
这些世家官员看似忠心,实则哪方给的利益大就投向哪方。不然此时殿上也不会一个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了。
青雀年幼,还不谙世事,上位之后同时也是最好操控的。可如果青雀上位了那些世家官员也只是因为利益足够大才会倒向他。
长孙无忌能带着这些世家官员全部支持稚奴,证明长孙无忌想要做一个权臣,许给了这些世家更大的利益。
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直到现在李世民才看明白,这些世家竟然敢将皇子当成棋子,在棋盘上博弈!
他们眼中根本没有李唐宗室,视皇家尊严如无物吗?
他看向铁了心站在世家那边的长孙无忌,心中悲痛万分。
“辅机啊,这么多年都挺过来了,怎么临老了反而这么糊涂了?”
他在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,等他掌控全局的时候,怎么也要和这些世家拼一拼,哪怕最后落得和隋炀帝一样的下场又如何?
不过,承乾带着大军把长安城围起来了?这是李世民最疑惑的地方。
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整个陕西道的兵权,都在他自己的手里。
能调动那些大军的人此刻都站在殿上,那自己的儿子又是从哪里调来的兵呢?
李世民决定再等等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,有担忧,有疑惑,也有一丝期待。
大殿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,长孙无忌看向场上的武将。
“哪位将军愿意出兵迎战废太子?”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。
武将一个个当作没听见的样子,有的看天花板,仿佛天花板上有什么稀世珍宝;有的看地砖,似乎地砖上的花纹有着无穷的奥秘。
程咬金还哼起了小曲,那不成调的曲子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。
看着武将的这些做派,长孙无忌心里也大概明白了,哪怕他和这些人交情颇深,可在这种涉及皇家内斗和世家利益的关键时刻,他们也只会袖手旁观。
解决掉李承乾,只能看自己的了。
“崔尚书,我调集一营三千人千牛卫去守城,你火速传令各大世家,让他们出兵一起迎敌!”
长孙无忌高声吩咐道,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绝。
“是!司空大人!”崔尚书领命后匆匆离去。说完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看了一眼殿上的众人,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,他的身影透着一种威严和霸气。
一个个世家官员紧随其后,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,仿佛是死亡的丧钟。不一会原本还算拥挤的太极殿只剩下不到一成人。
李靖看着人都走了,老神在在的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,他微微眯着眼睛,像是在思考着什么。
“我说,诸位这么多武将,没想过冲出去吗?”褚遂良一脸疑惑的问道,他实在不理解这些武将为何如此淡定。
李世民同样坐在马车上,透过帘子的缝隙看到了外面这些年轻的官员。
他若有所思,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。
“玄龄,情况好像和朕想的不一样啊?”
本来李世民还以为昨晚承乾杀了那么多官员,今天宫门外应当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老臣,一片死气沉沉,如同深秋的落叶般萧瑟。
却没想到外面竟是一片生龙活虎、生机勃发的景象。
“是啊,陛下,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从哪里找来那么多年轻人来当官员,也不知道能力怎么样?”
房玄龄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新鲜面孔,眼中满是好奇。
李世民本来想说,这些人估计也就是被李承乾拉壮丁拉来的。
可一想到自己的儿子,又怕这话一说出口再次被打脸,于是便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,只是默默地看着。
“算了。玄龄,朕今天不露面了,还是去你家,你正好上朝看看这些年轻人的能力。”
李世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赌气的意味。
“我估计是比不上我的臣工的。”
听着李世民的话,房玄龄知道陛下又在和太子殿下怄气,他微微一笑,也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点了点头。
太极殿内,今天的朝堂比起昨天的朝堂,显得轻松多了。
主要还是因为李承乾昨天制定的新规定——巳时上班。
巳时,也就是早上九点,这个时间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利。以往凌晨三点就要出发,在宫门口苦苦等待的日子一去不复返。
早上九点,这个更为人性化的上朝时间,让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,也让整个朝堂的氛围少了几分压抑。
李承乾一袭红衣,身姿矫健地步入大殿,他的步伐有些散漫,却又带着一种别样的自信。
他缓缓坐上了龙椅,神色从容。
百官之首的丞相站位前,多了一个同样散漫的齐先生。
齐先生一脸疲惫,昨晚可真是给他累得够呛。几乎一晚上没睡,他都在调度各种官职,安排那些空缺的位置。
李承乾因为还没有正式登基,也就没有穿龙袍,甚至他连太子服都懒得穿,嫌那太过繁琐。
他只是随便穿了一条红色便衣就来上朝了,那身红衣显得格外耀眼,如同火焰一般。
“诸位臣工,朕今天有些事情要宣布。”
李承乾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,清晰而洪亮。
“各位不必疑惑,你们都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,今天没来的官员,以后也都不会再来了,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些面孔,就是用来替代他们的。”
他的话语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窃窃私语,不过因为五成都是李承乾提拔的年轻官员,这些年轻人们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,所以倒也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风波。
“从今天开始,到后面三年,上朝的模式改一改,朕不需要你们反驳我,你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,就是朕下命令,你们完成就行了,当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上奏提出来。”
李承乾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,扫视着下方的群臣。
下面顿时鸦雀无声,没有人出来反驳。就连一向直言敢谏的魏征都没有说话,他静静地站在那里,若有所思。
其他官员见此情形,自然也不会有其他人跳出来。
“我等领旨。”
年轻官员们带头领旨意,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,充满了朝气。
“你还要去统计长安城内大小世家地主的田亩财产,不管其中是否存在争议,不管对错与否,所有财产一律查抄。”
“若发现有罪之人,无需经过繁琐的审讯,直接拖到午门斩首示众,以正国法。”
“若查无实据者,便在长安城中妥善为他们安排安置房,务必让他们有安身之所。”
“所查抄的所有财产,必须毫厘不差地送到户部,由户部仔细清点核对,登记入册后归库。”
陛下的每一个字都如军令般威严,不容置疑。
“末将领命!”
张显怀领命后,眼中闪过一丝决然,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如登天,但这是陛下的信任,他定当全力以赴。
“户部尚书何在?”
陛下的目光如炬,扫视着群臣。
“户部尚书李炜参见陛下!”
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稳步走出,他约摸四十多岁,面容沉稳,目光坚定,每一步都带着一种稳重与威严。
“朕刚刚说的你可都听见了?”
李承乾注视着他,眼神中透着威严与期待。
“微臣领命!”
李炜语气坚定,声音洪亮,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,这不仅关系到朝廷的财政收入,更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“秦如召!”
李承乾再次下令,声音在大殿中回荡。
“末将在!”
秦如召高声回应,声震屋瓦。
“从现在开始,长安城进入戒严状态,只准进,不准出。你带领三大营将士与龙武君,日夜不停地在城中巡逻,不得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,务必保证长安城的安全,如同守护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,不许一人出城。”
“末将领命。”
秦如召抱拳领命,他神情肃穆,深知长安城的安危此刻系于他一身,他定要不负陛下所托,守护好这座大唐的心脏。
“裴行俭!”
陛下看向一位大臣,目光中透着信任。
“臣在!”
裴行俭出列,身姿挺拔。
“你现在是工部尚书,朕命户部拨款,你要在长安建造青砖厂、水泥厂。招募那些没有生活来源的百姓以及不良人做工,给予他们的报酬要和咸阳城内工匠相当,不可亏待他们。今年年底,朕要看到大唐水泥路完工,那水泥路将如同巨龙般贯穿长安城,成为我大唐的一大创举。明年,朕要看到长安城墙坚不可摧,宛如铜墙铁壁一般,守护我大唐的子民!”
“微臣遵旨!”
裴行俭目光坚定,他心中虽知任务艰巨无比,但却充满了信心,这是为大唐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,他定要让长安城焕然一新。
“责令农业部快速拟个章程,在今年合适的时间将研发的最新品种土豆、红薯、玉米分发给长安百姓。长安所有土地良田,无论土地肥沃还是贫瘠,三年内都要种植这三种作物。”
李承乾的目光中透着对农业发展的殷切期望,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田野里丰收的景象。
“是陛下!”
农业部官员领命,他深知这三种作物对于大唐的意义重大。
李承乾这一连串的命令下达,老臣们对前面的安排还能理解,毕竟官场沉浮多年,对于权力更迭、军事部署和工程建设等事宜也算熟悉。
可当听到土豆、红薯、玉米这些陌生之物时,他们皆面露疑惑,眼中满是茫然,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起来。
房玄龄作为朝中德高望重的重臣,心中的好奇再也按捺不住,他向前迈出一步,躬身行礼。
他的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魏征脸上神色变换,嘴唇微微颤抖,眼中闪过一丝挣扎,终究没有硬刚李承乾。
正如他所说,李承乾不是先帝,并且还没有正式上位,他需要威严。
无论如何,现在的魏征都不会去损害李承乾的威名,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。
李承乾的决断让不少人内心生出了侥幸心理。
好人容易被欺负,好皇帝似乎也是如此。魏王和长孙无忌犯下了如此大的错,陛下却高高拿起,轻轻放下。
日后若是轮到自己,恐怕陛下也会因为心软而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一时间,整个朝堂上阿谀奉承的圣明之声不绝于耳,那些声音嘈杂而谄媚,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,紧张的气氛似乎一下子消散了许多。
可没想到李承乾话锋一转,眼神陡然变得凌厉起来,犹如苍鹰盯着猎物。
“朕刚刚说了,朕的弟弟和舅父只是受人蛊惑。现在朕要除首恶。来人,把以崔尚书为首的世家官员全部给朕拿下,朝堂上最后五姓七望官员全部出列,让朕好好看看你们!”
他的声音如雷霆般炸响。
此话一出,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,面露惊恐之色,仿佛世界末日来临。
除了站在龙椅下方的三人,就连以强硬著称的魏征也脸色大变,急忙说道:“陛下,万万不可啊!”
他的声音都有些变调。
崔阐、崔胜、王岩夫、卢向俊等等世家官员一时间还觉得是自己听错了,他们面面相觑,眼中满是惊愕。
然而,三大营的士兵可不管世家不世家的,他们只听从李承乾的命令。
咸阳的大小世家早就被陛下清理干净了,如今对这些世家动手,他们也只觉得理所应当,毫不犹豫地朝着那些世家官员走去,眼神中透着冷酷与决然。
“陛下!此举会动摇国本啊!万万不可!”一位老臣满脸忧色,他身形颤抖,脚步虚浮地走出朝列,声音因恐惧和焦急而变得嘶哑。
那沟壑纵横的脸上,眉头紧紧皱在一起。
一时间,朝堂上文武百官,无论是出身世家的官员,还是寒门出身的官员,几乎都纷纷跪地,齐声为世家官员求情。
那场面,黑压压的一片,呼声此起彼伏,在宏伟的太极殿内回荡。
就连大唐战神李靖,这位一向威严、战功赫赫的名将,也神色凝重地拱手,向李承乾恳切请求:“陛下,还望您收回成命啊!”
他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,有对局势的担忧,也有对李承乾的劝谏。
听着下方如浪潮般的反对声,李承乾神色冷峻,端坐在龙椅之上,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,不为所动。
他的目光如电,在群臣中扫视而过,眼中的凌厉之色愈发浓烈,仿若实质的锋芒,让人心生畏惧。
“动摇国本?哼!就让朕看看这么个动摇国本法。”
李承乾的声音低沉而威严,在寂静的朝堂中如闷雷般炸响。
他猛地一挥手。
“将一众首恶押至午门外,斩立决!”
此言一出,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,静得能听见众人急促的呼吸声。
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,沉重得让人窒息。
随后,便是崔阐、崔胜之流的惊慌失措。
他们被三大营的士兵如铁钳般押着,身体拼命挣扎,却如同蚍蜉撼树,无法挣脱分毫。
李承乾微微侧身,目光射向齐先生。齐先生感受到李承乾的目光,赶忙出列,微微拱手道。
“是,陛下!”
他的声音沉稳,神色庄重。
房玄龄刚刚夸赞完李承乾,听到这句话,他先是瞪大了眼睛,眼中满是惊愕,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,和他之前的从容形成了强烈反差。
他心中暗忖:“煤矿之事,先帝时就因多有祸事而封禁,陛下如今为何要重启?而且还要大规模开展,这其中风险太大了,陛下的大胆与先帝的谨慎相比,真不知是福是祸。”
随后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,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几分,像是一道道沟壑,将他的忧虑刻在脸上。
他那聪慧的头脑此刻如陷入泥沼,怎么也想不明白陛下此举的意图。
他嘴唇微微颤抖,似乎想要说些什么,却又咽了回去,与他平日的能言善辩判若两人。
若是老杜还在就好了!房玄龄心中微微叹息。
“陛下!老臣有疑惑!”
房玄龄终于忍不住,向前迈出一步,他的官靴在光洁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声响。
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担忧,目光紧紧地盯着李承乾,全然不顾此举可能触怒陛下,这与那些明哲保身、默不作声的大臣形成鲜明对比。
他深知自己作为臣子的责任,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可能对国家不利的决策实施,即便可能会冒犯龙颜。
不少大臣暗暗为房玄龄捏了一把汗,心想:“房相这是直言犯上啊,陛下不知会作何反应,换做是我们,可没这胆量。”
李承乾眉头微微一皱,眼中闪过一丝不悦,冷冷地看了房玄龄一眼。那眼神犹如寒冬腊月的冰霜,让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冷了几分,与房玄龄眼中的热忱形成了鲜明的冷热对比。
“房相请说吧,但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。”
李承乾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,声音低沉而冰冷,让朝堂上的大臣们不禁打了个寒颤。
“朕说过,朕提出问题,你们只需要解决,而不是质疑。”
大臣们心中一凛,都不敢再出声,与之前的小声议论形成了对比,朝堂瞬间陷入死寂。
“是,老臣明白,谢陛下!”
房玄龄赶忙低头,额头上隐隐有汗珠冒出,在阳光下闪烁,与他平时的沉稳形象相比,多了几分狼狈。
哪怕触怒新帝,心中仍在为煤矿之事担忧,和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臣完全不同。
“陛下可知煤炭燃烧有毒之说?”
房玄龄缓缓抬起头,神色凝重地说道。他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大臣们,声音沉稳而缓慢,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。
“历朝历代,每至寒冬,因使用煤炭取暖而丧失性命的百姓数不胜数。”
“光是我朝,在贞观三年、五年,长安就发生了两起因煤炭引发的特大命案,一起造成了八十三人殒命,一起更是导致一百一十二人丧生。那时,城中哀嚎遍野,家家披麻戴孝,其景惨不忍睹。”
“先帝痛心疾首,特此下令,长安城内自此禁煤。可即便如此,仍有大量穷苦百姓,难耐酷寒,屡屡偷用煤炭,以致全家丧命,此等惨事屡禁不止。”
“敢问陛下,在全国各地勘探煤矿,还要鼓舞百姓挖煤,发放薪酬,此项举措不光耗费海量人力物力,所得也不过是些煤炭,这对我大唐有何益处?老臣实在不解,还望陛下解惑。”
程咬金一脸看白痴的样子看向褚遂良。
“没兵打个屁啊?你让我老程赤手空拳出去和千牛卫干仗啊?”
他晃了晃自己粗壮的手臂。
“这些世家子弟,一个个走路都是面孔朝天的,俺老程有朝一日,都给他们收拾了!”
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屑。
“程将军,慎言!”
王珪直接开口打断了程咬金的胡言乱语,他看了看程咬金,眼神中带着一丝警告。
看着朝堂上走出去的一大批世家官员,李世民这才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。官员都是世家举荐,对一方开刀,他们就能让大唐这个国家停止运转,谈何容易啊!这种无力感如同潮水一般,将李世民紧紧包围,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长安城那高大巍峨的城门关闭得严丝合缝,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横亘在眼前。
城门由厚重的实木打造,表面镶嵌着密密麻麻的铜钉,每一颗都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,门与门之间的缝隙被特制的材料填充,毫无破绽。
负责守城的军士各个严阵以待,他们身姿挺拔如松,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城外。
一车车滚木石头,一桶桶金汁不断的被运上城头。
沉重的滚木被士兵们吃力地推动着,那粗糙的木轮在石板路上碾压出深深的辙印,每一根滚木都粗如人腰,上面的尖刺在阳光下闪烁着狰狞的光芒。
一桶桶金汁散发着刺鼻的气味,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城头的垛口边,金色的液体在桶内微微晃动,仿佛是死神的召唤。
看着城外黑压压一片全员披甲的士卒,城头上不少没有打过仗的新兵脸色变得煞白。
他们不停地吞咽着口水,喉咙因紧张而上下滚动,清晰可见。
就连双腿都忍不住有些发颤,那年轻而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恐惧,身体微微晃动。
看到那些打过仗前辈依旧面色平静。
这才好受一些。
骑兵在最后,那一匹匹战马高大雄壮,马蹄在地面上不安地刨动,马身上的鳞片甲如同波光粼粼的湖面,反射出威严的光芒。
马背上的士兵头戴兜鍪,眼神冷峻,手中的缰绳紧紧拉住,只待一声令下便冲锋向前。
弓箭手在中,他们身着轻便的皮甲,身后背着装满箭矢的箭囊,手中的长弓随时准备蓄势待发。
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死亡的寒光,瞄准着长安城的方向。
整整六排盾兵,那盾牌如同巨大的龟甲,紧密排列,上面绘着狰狞的兽纹,盾兵们半蹲在盾牌后,眼神警惕地从盾牌的缝隙中窥视着城外。
六排长枪兵,长枪如林,枪尖朝天,每一根长枪都足有两人高,枪杆上的红缨随风飘动,仿佛是鲜血在舞动。
六排大戟士,大戟那半月形的刀刃在阳光下闪耀着锋利的光芒,戟杆上的纹路彰显着力量。
还有一个方阵的士卒拿着从未见过的武器,像是一个个烧火棍。
总人数怕是要超过十万人呐!
凭空冒出来的十几万大军,让长安城内的守将几乎没有对抗的想法。
数百面写着李字的大纛随风飘扬,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,如同一只只咆哮的巨龙。
每一面大纛都巨大无比,旗面用最上等的绸缎制成,上面的李字绣得苍劲有力,仿佛是李唐皇室的威严象征。
最新评论